您当前的位置:
动态
发布日期:2025/4/10 10:18:00

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科研的漫漫征途上,真菌相关的难题始终是横亘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险峻高山。从侵袭性真菌感染导致的高死亡率,到真菌在复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神秘角色,攻克真菌相关问题迫在眉睫。而 Amphotericin B(两性霉素 B),这款经典的抗真菌药物,正凭借其卓越的抗真菌活性,在科研领域大显身手,成为科研攻坚中的 “抗真菌卫士”,为众多科研方向带来突破的曙光。


中文名称    :Amphotericin B.
中文别名    :两性霉素B;二性霉素B;两性霉素;两性霉素乙;可溶性两性霉素 B;两性霉属B;庐山霉素;多烯抗生素;两性多烯;可溶性两性霉素;两性酶素b;两性霉素B EP标准品;两性霉素B USP标准品;两性霉素B 标准品;两性霉素B,BR;两性霉素B-13C6;两性霉素B峰鉴别 EP标准品;两性霉素B口服粉;两性霉素B微生物鉴定 EP标准品;两性霉素B(冷藏运输);芦山霉素;两性霉素 B 来源于链霉菌 属;两性霉素 B;异性霉素
英文名称    :Amphotericin B
英文别名    :Amphotericin B;33-[(3-amino-3,6-dideoxy-beta-d-mannopyranosyl)oxy]-1,3,5,6,9,11,17,37-octahydroxy-15,16,18-trimethyl-13-oxo-14,39-dioxabicyclo[33.3.1]nonatriaconta-19,21,23,25,27,29,31-heptaene-36-carboxylic acid;ABELCET;AMBISOME;AMPHOTERCIN B;AMPHOTERICIN B SOLUBILIZED;AMPHOTERICIN B, SOLUBLE;AMPHOTERICIN B, STREPTOMYCES NODOSUS;AMPHOTERICIN B, STREPTOMYCES SPECIES;AMPHOZONE;FUNGIZONE;FUNGIZONE(R);Amphotericin B trihydrate;Abelecet;Amphocin;AMPHOTERICIN B, NON STERILE;fungilin;Halizon;LNS-AmB;ns718;Fungizone;33-[(3-Amino-3,6-dideoxy-beta-D-mannopyranosyl)oxy]-1,3,5,6,9,11,17,37-octahydroxy-15,16,18-trimethyl-13-oxo-14,39-Dioxabicyclo[33.3.1]nonatriaconta-19,21,23,25,27,29,31-heptaene-36-carboxylic acid;F;amphotericineb;amphotericinbstandardsolution;ampho-moronal;amphomoronal;33-((3-amino-3,6-dideoxy-beta-d-mannopyranosyl)oxy)-1,3,5,6,9,11,-xylicaci;14,39-dioxabicyclo(33.3.1)nonatriaconta-19,21,23,25,27,29,31-heptaene-36-carbo
Cas No.    :1397-89-3
分子式    :C47H73NO17
分子量    :924.08
包装储存    :4°C, protect from light

*In solvent : -80°C, 6 months; -20°C, 1 month (protect from light)

 

Amphotericin B 的结构与抗真菌机制

Amphotericin B 拥有独特且复杂的化学结构,由一条多烯脂肪酸链与一个大环内酯环相连,这种结构赋予了它非凡的抗真菌能力。其抗真菌机制主要基于对真菌细胞膜的靶向破坏。真菌细胞膜主要由麦角固醇构成,与哺乳动物细胞膜中的胆固醇结构有所不同。Amphotericin B 分子具有两亲性,一端亲水,一端亲脂。当它与真菌细胞膜接触时,亲脂端会插入到麦角固醇分子之间,多个 Amphotericin B 分子相互聚集,在细胞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这些通道使得细胞内的钾离子等重要电解质大量外流,破坏了细胞内的离子平衡,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引发真菌细胞死亡。这种对真菌细胞膜的特异性破坏作用,使得 Amphotericin B 在抗真菌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临床真菌病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在临床科研领域,侵袭性真菌病严重威胁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接受器官移植、患有恶性肿瘤或艾滋病等患者。Amphotericin B 作为治疗严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为临床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通过对使用 Amphotericin B 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科研人员深入了解了不同真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研究发现,新型隐球菌、白念珠菌等常见致病真菌对 Amphotericin B 的反应各有特点。在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时,Amphotericin B 能够有效穿过血脑屏障,抑制真菌在脑脊液中的生长,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数据表明,使用 Amphotericin B 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同时,科研人员还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真菌的基因表达变化,探索真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发现,部分真菌通过改变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含量或结构,降低 Amphotericin B 的结合能力,从而产生耐药性。这些研究成果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助力基础真菌学研究

在基础真菌学研究中,Amphotericin B 是探究真菌生理特性和细胞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工具。科研人员利用 Amphotericin B 构建不同程度的真菌细胞膜损伤模型,深入研究真菌细胞膜的修复机制。在实验中,当向真菌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Amphotericin B 后,观察到真菌细胞会启动一系列修复程序,如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膜成分的合成与修复。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科研人员发现某些基因在这一修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揭示了真菌细胞膜修复的分子机制。此外,在研究真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时,Amphotericin B 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将感染真菌的宿主细胞用 Amphotericin B 处理,观察宿主细胞对真菌的免疫反应变化。研究发现,Amphotericin B 在抑制真菌生长的同时,还能调节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增强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真菌的吞噬作用,为深入理解真菌致病机制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拓展

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真菌在土壤、水体等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对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Amphotericin B 被用于研究真菌在环境中的生态功能和群落结构。科研人员通过向土壤或水体样本中添加适量的 Amphotericin B,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的生长,观察生态系统中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变化以及物质循环过程的改变。研究发现,在土壤中抑制真菌生长后,土壤中碳、氮等元素的循环速率发生变化,影响了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这表明真菌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在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真菌与藻类的共生关系时,Amphotericin B 可用于探究真菌对藻类生长和代谢的影响。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添加 Amphotericin B 观察藻类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变化,科研人员发现真菌在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和抵抗环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拓展了对海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相互关系的认识。

Amphotericin B 凭借其独特的抗真菌机制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在临床真菌病研究、基础真菌学研究以及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等多个科研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如同一位忠诚的 “抗真菌卫士”,助力科研人员突破真菌相关研究的重重难关。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 Amphotericin B 将在更多科研方向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人类认识真菌世界、战胜真菌相关疾病、维护生态平衡做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来源:https://www.med-life.cn/product/195029.html

上一篇:Indoxyl Sulfate:科研探索中的隐秘 “风向标” 下一篇:尼达尼布:科研征途上的多面 “利刃”